This case study of a student who is blind and autistic shows the progress that can be made when a consistent program is created. Effective training and education of children who are blind with multiple disabilities or autism is based on establishing and developing good habits. Through systematic training, students can make good progress and adapt to school life as soon as possible.
Guidelines include the following:
1. Provide a consistent routine to help the student to predict what will happen next.
2. Use task analysis to break down skills into small steps that can be taught.
3. Use positive reinforcement to encourage good behavior.
4. Design meaningful teaching activities using a functional curriculum.
5. Train students in basic movement.
The attached case study is in Chinese. Click here to open the case study.
习惯成自然
——盲兼自闭症的多重残疾儿童教育训练个案
曲桂平[1] 青岛盲校
摘要:对盲兼自闭症的多重残疾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训练,建立和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首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实物课程表,让学生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恰当的预知;确定优势领域,找到教育训练的突破点;形成始终如一的常规,使学生做事有规可循。然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采用任务分析法,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找准强化物,采用正强化,形成良好的行为表现;设计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基本的运动的能力等。通过这一整套系统地训练,能够使学生有很明显地进步,并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关键词:盲兼自闭症 教育训练 个案
一、引言
《中国残疾儿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中的数据显示自闭症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是千分之一左右,但是国际社会的相关领域的数据显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已经逐渐上升至百分之一,甚至更高(樊越波、揭晓阳、邹小兵,2008)。目前中国残联中国精协自闭症专委会主任的说法是大陆地区有自闭症患者大约150万。[i]
在这些自闭症儿童中,相当一部分视觉也有不同程度地损伤。据我校实际情况看,自多重残疾儿童训练班成立以来,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兼有自闭症儿童来校学习。而且对于多重残疾儿童来说,“一加一不等于二”,即一种残疾加一种残疾不等于两种残疾,它衍生出了更多的残疾障碍和行为障碍。目前在我校所接触的孩子当中,自闭程度不同,行为表现也各不相同。在“全纳教育”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的特殊教育将会逐步达到“零拒绝”[ii],这样的孩子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特殊教育学校中。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一名全盲兼中度自闭的孩子为例,通过长期地观察、评估和教育训练等,对盲兼自闭儿童的康复训练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训练方法,意在为这些特殊的孩子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使他们能在习惯成自然的状态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本案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对不同程度兼有自闭症的儿童教育训练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个体情况分析
小苏,男孩,全盲,10岁。孩子出生第二周,母亲发现孩子的眼睛有问题,在眼科医院诊断为先天性视网膜发育不全。后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家长又发现,孩子不仅视力有障碍,性格也非常怪异,如:不穿衣服,睡眠无规律,饮食品种单一,行为刻板,只坐在自己家固定位置吃饭,很少喝水,不爱吃食物,包括零食、水果,不愿意出门等等。大约7岁左右,睡眠开始有规律,8岁时,偶尔能够穿上衣服外出了。大约在孩子8岁半左右的时候,家长带孩子去青岛市儿童医院检查
参考文献:
[i]星空教育研究中心博客. 自闭症在中国的一些数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63353a70100zgph.html. 2012.5.28
[ii]田静 王凌. 全纳教育:实施模式、策略和实践特征. 中国特殊教育 2004,09.